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南丹实现党建与扶贫互促共赢

    信息发布者:月里镇立外村
    2017-06-10 19:53:21    来源:2016/11/16 河池日报   转载


        南丹县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,采取党政部门与贫困村挂点帮扶、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、第一书记驻村蹲点帮扶等方式,积极帮助贫困村民找准“症结”,开对“药方”,根治“顽疾”,引领贫困村脱贫致富。

        “我们始终坚持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,围绕精准扶贫重点任务创新推进基层党建,以基层党建创新成果服务保障精准扶贫,建立了‘党建引领、产业支撑、以点带面、整体推进’的精准扶贫模式,实现了党建与扶贫的互促共赢。”县委书记韦永山如是说。

        党建引领,突出示范带动作用。该县以“支部+协会”“党员+农户”农业综合产业发展为样板,通过党组织引导、党员示范,鼓励和支持村级组织创新发展模式,精心打造“一村一品”工程。推广“支部+基地(协会、公司、合作社)+农户”和 “党员示范户”等模式,示范带动经济发展。发挥“中心+基地”党员创业就业阵地作用,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八大主导产业,指导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现代家庭农场示范建设。市委组织部联系的者麻村,创造性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贫困户”的运行模式,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,把党支部建在合作社,先后成立了者麻红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、同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,从而带动了芒场镇发展巴平米、烟叶、核桃、食用菌、猕猴桃、农家乐生态旅游、山羊养殖等13个特色产业,帮助478户贫困户1883人参加合作社生产或就业实现脱贫。者麻村麻弄屯86岁的老党员黎先培指着刚入住的新房子说:“以前一下雨,就往隔壁家跑,担心房子塌下来,现在不用担惊受怕了。今年我用产业发展资金入股‘同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’,现在脱贫了。”

        产业支撑,为群众开启发展之门。针对大多数贫困村“不甘受穷,苦于无门”的处境,该县要求各级党组织深入联系村,立足当地资源禀赋,集中党员干部智慧,用好党的富民政策。全县47个贫困村分别根据本村的实情,制定了“两年脱贫三年巩固”发展规划,使贫困村发展有“想法”;围绕广大贫困户思想保守、发展受阻,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家里,摸清家庭情况,了解群众需求,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、靠、要思想,激发困难群众致富愿望,增强他们加快发展信心。目前,全县贫困村每个村均实施了2个至3个特色支柱产业,覆盖率达84.2%。今年预脱贫的16个贫困村建立了2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,政府给予每个贫困村5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。全县驻村工作队共为基层引进致富项目238个,引进项目资金和帮扶资金5310万元,培育特色优势产业165个,帮助农民实现创业就业8000多人。今年初,八圩瑶族乡甲坪村在自治区食药监局驻村“第一书记”尹立炎的引导帮助下,成立了南丹县永福养猪专业互助社、丹阳红心猕猴桃基地、双沟藤中草药基地等,甲坪村23户贫困户加入养猪专业互助社,日前,第一批肉猪出栏200头,收入50万元,仅此一项收入就达脱贫目标。甲坪村今年丹阳红心猕猴桃刚挂果,6000多公斤全部出口东南亚国家,每公斤价格36元。

        以点带面,整体推进,加快脱贫致富步伐。“我们积极探索在特色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,辐射带动了全县重点产业稳步推进,共建立各类‘党群致富联合体’128个,培养党员致富‘明星户’660户,结成帮扶对子3542对8700户,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1710名,带动1.1万农户走上致富路。”县长覃康平说。

        据统计,全县10个脱贫产业和16个预脱贫村已建成17个产业示范基地,有3614户贫困户得到产业扶持,覆盖14445人,占今年预脱贫贫困户3968户的91.08%。

        (苏宏流 莫梦姜 刘海婧)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